作者:Max狗
“ 公众平台新增‘附近的小程序’功能,微信用户通过打开附近的小程序可获取更多小程序提供的服务。运营者只需要填写自己企业或门店的地点信息,即可快速设置特定地点展示自己的小程序。”
近期,微信的附近的小程序功能开放,刷爆了互联网界的朋友圈。从微信诞生开始,这个打着“连接一切”的产品一直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着人们的认知。因为它太快了,好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,就被远远的抛弃在身后,比如我。
强大的社交关系下,意味着用户收集的信息大多数是属于片段式的信息。每个用户的朋友圈还有他们的公众号,都是他们发挥自己才干的地方。优势发挥的,成王;劣势发挥的,随波逐流。在封闭媒体的构造下,片段式的信息也造就了无数的“意见领袖”。情感生活板块的如咪蒙,财经板块的如吴晓波,都成为这个市场上的“现象级产品”。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,也造就了巨大的人口红利。但再大的人口红利,也支撑不了无数的“现象级产品”。如今,就算你的文笔比咪蒙还咪蒙,火的概率也是很低的。做内容是一门学问,往浅了写,有益于传播,但过浅的内容不容易造成共鸣;往深了写,有益于黏度,但过深的内容不容易造成传播;所以每一个环节,都是要注意的地方。如今,微信公众号作为最大的信息载体,每个月都在面临打开率下降的困扰。
下降的原因有三个:
1.同一用户订阅同一类型的公众号过多,微信开放公众号粉丝迁移,实际上就是在做一种信息过滤。我认为微信官方并不想让用户接受太多无关的“碎片化信息”。因为一直到现在,微信在商业化的路上一直走的步履维艰。之前尝试的朋友圈广告,对于本地轻资产商户还比较有用;但是针对其他行业,有相当多的用户反应投放广告不精准的问题。这个也不能怪微信,因为和支付宝控制了生活中方方面面想比,微信对用户的了解还是太少。
2.朋友圈广告的尝试。目前来说公众号,尤其是公众号。除了订阅栏,最大的入口就是朋友圈了。但是,哪怕是我这样的深度用户互联网业者,也不会每天去浏览朋友圈的信息。毕竟,朋友圈的信息就那么多,一旦增加了广告,用户的时间就被分割开了。所以公众号的阅读率降低,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朋友圈广告的影响。
3.微信的使用场景一直在丰富。其实我一直在观察,为什么微信每推出一个功能,都要深思熟虑呢?比方说关于我那里接入充值手机话费,购买电影票,缴水电煤等等功能。其实我个人认为就是,微信官方不想在微信内增设太多功能,导致微信的用户的使用时间过于分散。从而影响在微信内做内容的自媒体业者的利益。一旦阅读率极速下降,势必会造成一些高手迅速转移。商人是精明的,如果微信过于工具化,那么内容这块的属性就必然降低。
但是,微信官方想不想让微信工具化呢?
想,这是必然的。其实互联网从业者都知道,百度公司的核心利润,就是来源于百度搜索。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强大的工具化背景。在所谓的“网站时代”,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搜索。所以百度搜索引擎工具化,一直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然而,微信基于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其独有的传播性,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网民的时间。如今的搜索引擎份额绝对还有,毕竟现在的科技还没有办法靠手机解决一切问题。但是说实话,现在国内网站的流量已经惨不忍睹。
与搜索引擎不同的是,社交软件的可替代性很高。
虽然微信目前在社交软件领域中属于绝对称霸的王者。但是后有美国上市的陌陌,以及最近非常火爆的探探。都足以说明,用户背叛你选择其他产品是非常容易的。社交产品与工具产品最大的不同就是,它本质上依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两种。一种是熟人关系,另外一种是陌生人关系。
所以这也就是陌陌,探探官方口径吹嘘为“约炮神器”,背后的卖点就是陌生人关系。微信早些年的附近的人、漂流瓶,摇一摇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。网络上很多人晒在一个瓶子内聊天脱光了女网友的衣服,就是这个道理。
而不可替代的,是生活场景,是工具。
微信其实一直在探索并收集了解用户信息。虽然微信非常诚恳的开放了信用卡还款、水电煤、话费,以及小规模测试的“微粒贷”。但是最本质的原因是,微信对用户的了解不够。大家可以去生活周边了解下,大部分人对微信支付其实是没有很强信任感的。他们利用微信所参与的消费场景,大多数是生活类的小额支付。第三方支付调用银行卡的成本一直高企,我相信微信这种支付场景模式,哪怕提现需要手续费,这个业务应该在赔钱。那么,造成用户非常不信任微信,并且大多数是小额支付的原因是什么呢?